为推进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提升教师学术研究水平,推动社科领域高质量成果产出,近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联合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东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基层治理创新与地方立法研究中心,邀请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来校开展系列专题讲座。
6月23日,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州南方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天祥来校开展“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经验与地方院校文科教师研究能力提升”专题讲座。他系统阐述了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标准与核心要素,指出基地建设要聚焦区域发展需求,凝练特色研究方向,研究骨干要注重选题,寻找资源和项目合作机会;要注重团队建设,通过跨学科合作、加大研究经费投入、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等方式打造具有凝聚力与创新力的科研团队,为基地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他还提到,文科教师需以基地建设目标为导向,主动融入团队研究方向,将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开展课题研究。
6月24日,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常务副主编段伟来校作了一场主题为“社科论文的规范与创新: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为例”的学术讲座。他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为切入点,深度剖析了学报的发展脉络、办刊特色及学术定位,围绕论文选题策略、文献综述、研究方法、论文结构等核心内容进行细致讲解;结合典型案例中的常见问题,强调遵守学术规范的重要性,为教师们夯实论文写作基本功指明方向;系统梳理了社科论文投稿全流程的关键要点,指出期刊与作者深度互动机制的价值,引发在场教师对学术共同体建设的深入思考。
同日,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邓永超副教授作了主题为“农村集体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多维逻辑、作用机制与组态路径”的学术讲座。他从介绍研究设计入手,深入阐述了农村集体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多维逻辑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作用机制。结合此研究成果,他重点介绍了咨政报告的撰写方法,还分享了如何将教学实践、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方面融为一体的宝贵经验。
本次系列讲座,为人文学院探索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为文科教师参与基地建设、提升科研水平指明方向,同时也为学院教师搭建了高水准的学术交流平台,有效提升了教师的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能力。未来,人文学院联合广东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基层治理创新与地方立法研究中心将持续开展系列学术活动,助力教师拓宽学术视野、提升科研素养,为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初审(一审):陈亚辉
复审(二审):刘温馨
终审(三审):贺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