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莲峰群英
身边的好老师|这位打造王牌战队的老师是……
发布时间: 2025-09-08 作者:文:蔡可昕 朱芷瑶 梁衡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刘温馨   来源:学院办公室  

从带领学生斩获省级机械电子设计大赛冠军,到培育 RoboBraver 战队屡攀机甲大师赛高峰;从搭建校自动化科协创新平台,到以科研反哺课堂、以赛促教,刘保军在教学、竞赛与科研的坐标系中,为莲峰学子绘就成长蓝图。近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教育厅发布2025年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拟表彰对象公示名单,永利官网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刘保军老师荣获“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这份荣誉是他扎根莲峰山20年来的生动注脚。




筑梦:从“冠军种子”到“创新摇篮”

刘保军与RoboBraver战队的缘分最初源于2008年。他带领学生征战广东省大学生机械电子设计制作比赛,一举拿下两项冠军。赛后,他敏锐意识到,“零散的成绩难成气候,要让创新能力真正扎根学生心中,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平台让大家协作成长。”

2008 年春天,这个想法在莲峰山落地生根,由刘保军倡导成立的校自动化科技协会正式诞生。从此,这里成为了机器人创新人才的“孵化基地”:学生们不再是单打独斗的参赛者,而是并肩协作的队友;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得以在科协的实验室里转化为动手实践的能力。以科协为依托,刘保军带领团队组建RoboBraver战队参加大小机器人比赛,一步一个脚印打磨技术、积累经验,为战队日后的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4年底,共青团中央发出了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的参赛通知,一个更宽广的比赛平台在向他“招手”,并与他“寻求对技术难度、机器人团队成员要求更高的项目”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在各方支持下,刘保军怀揣着更大的目标,开启了带领RoboBraver战队攀登机甲大师赛高峰的新征程,但也迎来了新机遇背后艰巨的转型挑战。


(2018年德国高校教师参观机电学院机器人创新实验室)


“这些年的转型对我们来讲,挑战还是比较大”,刘保军坦言,以往参加过的武术擂台机器人比赛只需三五名队员,而现在需要二三十名队员完成多兵种机器人的设计制作。面对日益庞大的队伍规模与更上一阶的机器人制作要求,过去事无巨细的指导方法难以为继,于是他逐渐摸索出“抓大放小”的指导理念,鼓励队员大胆尝试不同方案,并在训练实践中、与他校队伍的交流中自主成长。当团队产生意见分歧时,他会用“最优控制”的专业思维引导大家:“解决问题不能只看单一环节,要兼顾性能、成本与效率,找到全局最优解。”

除了技术指导,刘保军更关注队员的心理状态,主张让队员们感到放心、安心,不施予过多压力,并引导他们调整好备赛心态。

正是在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又是在关键处精准点拨的推波助澜,以及同心协力的团队文化氛围下,RoboBraver战队历经无数磨合与锤炼,为后来屡创佳绩、斩获荣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逐梦:从“南部冠军”到“守护荣誉”

近十年的积累与沉淀,终于让RoboBraver战队迎来高光时刻。2024年,战队继夺得RM高校联盟赛广东站冠军后,又一举夺得机甲大师南部赛区冠军;今年,再添高校联盟赛广西站冠军奖杯。



得到荣誉不易,守护荣誉更为不易。在刘保军看来,战队的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代代传承的结果。“现在的成绩,是历届队员用汗水铺就的。”他会在每年10月的宣讲会上叮嘱新队员,要记住战队走过的路,往后更要持续积累、不断发展、勇于争高,也会在战队考核时特别指出战队集体荣誉意识的重要性,以此提升团队凝聚力。

战队的持续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先进的教育理念,刘保军十年来持续运用CDIO(即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工程教育理念指导学生实践,把学生的课外实践以项目式的思维来运作,探索形成了四阶段、阶梯式的“基础工程、专项强化、综合训练、自主创新”(BESTIPIC)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这一体系成功培育出大批具备卓越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许多队员毕业后投身机器人行业,真正实现了 “以热爱为基、以事业为果” 的成长路径。


(比赛中,刘保军与队员商讨技战术)


守梦:教学、科研、实践“三驾齐驱”

除了RoboBraver战队的“王牌教练”之外,刘保军还有另一个身份——深受学生喜爱的“金牌教师”。同为战队指导老师的侯文斌评价他是“集教学、科研与实践能力于一身的复合型教育工作者”。 而刘保军自己则认为,教学、科研与实践从来不是“各自为战”,而是互为补充、良性循环的整体。



在教学上,刘保军始终坚持因材施教。不仅密切关注学生水平与需求,同时紧扣现实,注重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我们的学生大部分在珠三角或中山就业,所以要发挥好本地企业的资源优势”,他经常到中山本地企业参观并拍摄素材在课堂上分享,用企业具体案例引起同学们的共鸣和思考。同时,日常指导竞赛的实践活动,又能成为他课上讲授机器人技术、课下深耕科研项目的生动素材,真正做到以实践“反哺”教学和科研。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刘保军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他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主动承担党员先锋岗任务,用“主动作为”的态度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强调无论是作为教师、团队管理者,还是党员,关键是“要在工作中主动作为”。

“很难想象,一位资深教师能对战队保持如此长期且极致的热爱。”机电工程学院2022级机器人创新实验班学生许博的感慨,道出了许多学生的心声。这份热爱,也让刘保军收获了诸多荣誉:2017 年、2021 年获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 年获评校优秀教师等。

面对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当下,刘保军倡导广大学生应以积极的心态和行动去迎接、拥抱人工智能,但要牢记“主动做学习的主人”。他同样希望青年学生多多走出教室,利用好课余时间丰富课外实践活动,提高个人阅历、竞争能力、就业能力以及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



从2008年到2025年,从校自动化科协到RoboBraver战队,从省级冠军到全国赛场,刘保军在莲峰山的土地上,书写了一段关于热爱、拼搏与传承的教育故事。而这段故事,还在继续。下一个十年,他将继续以师者情怀滋养学子,以创新精神引领团队,在机器人教育与人才培养的道路上,步履不停,逐梦前行。


文:蔡可昕 朱芷瑶 梁衡

图:受访者提供

编辑:刘温馨

站内搜索
图片新闻
  • 身边的好老师|她在学生心中种...
  • 身边的好老师|这位打造王牌战...
  • 震撼!今天,莲峰人共同见证...
  • TA们用镜头“支招”产业发展...
微信平台